慢性靜脈功能不全的鑒別診斷:
1、靜脈回流障礙:體循環(huán)靜脈管輸送血液流回右心房的過程。體循環(huán)靜脈系統(tǒng)的血容量很大,占血液總量的一半以上。靜脈易擴張,又能收縮,因此起著血液貯存庫存的作用。靜脈的收縮和舒張可有效地調節(jié)回心血量和心輸出量,使血液循環(huán)的量能夠適應機體在各種生理狀態(tài)時的需要。靜脈回流的基本力量是小靜脈(又稱外周靜脈)與腔靜脈或右心房(又稱中心靜脈)之間的壓力差。小靜脈壓力的升高或腔靜脈壓力的降低都有利于靜脈回流。由于靜脈管壁薄,靜脈壓低,所以靜脈回流還受到外力如肌肉收縮的擠壓作用、呼吸運動、重力作用等等的影響。當上述因素阻礙靜脈回流時,機體會出現種種表現。
2、血栓性靜脈炎:是以急性非化膿性靜脈炎繼發(fā)腔內血栓形成為特點的靜脈血管疾患,受累淺表靜脈區(qū)的皮膚紅腫,自發(fā)牽扯性疼痛,可摸到有觸痛的條狀物或結節(jié),靜脈血流滯緩。
3、深靜血栓形成:深靜脈血栓形成在臨床上受到重視是由于其嚴重的致死并發(fā)癥-肺栓塞,以及遺留的慢性靜脈功能不全綜合征。著眼于減少發(fā)生肺栓塞的嚴重威脅,對所有發(fā)生深靜脈血栓形成的高?;颊呔鶓崆斑M行預防。股骨頭骨折、較大的骨科或盆腔手術,中老年人如有血粘度增高等危險因素,在接受超過1小時的手術前大多采用小劑量肝素預防。術前2小時皮下注射肝素5000U,以后每8-12小時一次,直至患者起床活動。急性心肌梗死用肝素治療也同時對預防靜脈血栓形成有利。華法林和其他同類藥物也可選用。對有出血傾向者可用右旋糖酐40。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藥無預防作用,對于明顯有抗凝禁忌者,應采用保守預防方法,包括早期起床活動,穿彈力長襪。定時充氣壓迫腓腸也較好的效果,但患者多難以接受。